

当传承的火种遇见青春的热忱,当思政的养分融入实践的土壤,一场以“匠艺传承铸魂,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之旅,于2025年7月4日在天津市西青道中学八年级学子的脚步中启幕。同学们奔赴津南区津彩青少年素质教育服务中心,在沉浸式体验里,解码传统文化基因,书写青春实践篇章。




晨朝集结,奔赴新知
清晨7:30,校园被朝气点亮。八年级学子准时入校,教官与班主任协同,在班级里筑牢安全意识的“堡垒”。8:00,大巴车整齐列队,载着期待驶向研学基地,车轮转动间,一场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即将开场。

开营启思,锚定方向
抵达基地,开营仪式以思政为纲。集合整队的秩序里,领导发言传递“传承与担当”,流程讲解明晰实践路径,安全告知筑牢保障底线。教官分班前的叮嘱,让“严谨求知、安全实践”成为此行底色,为研学之旅校准航向。


让我们振奋的是,在开营仪式中,我们还进行了八年级结业式暨新九年级毕业班的启动仪式。年级组长刘静老师宣读了年级成绩优异与突出进步的学生名单,校领导为大家颁发了奖状。随即校领导对即将开启毕业班生活的学子们送去了谆谆教诲与满满期待,相信新一届九年级学生在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全体新九年级老师的带领和帮助下,一定能再创辉煌,勇攀高峰!





学生代表发言
开营仪式后,同学们就在各班教官的带领下,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科技之旅。



绣香囊:指尖上的中医药密码

同学们缝香囊环节解锁中医药奥秘。了解香囊药用价值,同学们动手缝制,让艾草、丁香等香气,藏进一针一线。这不仅是手工创作,更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青春注脚,让“国药匠心”以诗意方式传承。



学包饺子: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包饺子课堂飘起烟火气。分享饺子故事,聆听工具讲解,同学们4-5人一组,揉面、擀皮、填馅,在“团圆”造型的饺子里,触摸传统饮食文化脉络。从了解煮饺贴士到感受劳作艰辛,“一饺一馅总关情”,让珍惜粮食、传承习俗的意识,悄然浸润心田。




午餐时光:烟火里的节约践行

12:00,饭桌上飘来诱人的香气,同学们在味蕾的满足中,延续“光盘”自觉,让“厉行节约”成为舌尖上的传承,让午餐不仅是能量补给,更是品德修行。
科技小实验:火箭升空的奇妙畅想

物理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字符,水火箭制作让其“活”起来。导师拆解水火箭原理,分发工具、强调安全,从动作要领示范到分组实操,同学们化身“航天创客”。当亲手制作的水火箭腾空,欢呼声里,是对“科技源于实践”的深刻体悟,更是探索未知的热忱迸发。


同学们在进行水火箭制作体验







总结返程,沉淀成长
15:00,闭营仪式的总结环节成为成长的“加油站”。回忆过程、分享感悟,从“觉得难的步骤”到“难忘的团队协作”,从“想改进的细节”到“要延续的优点”,同学们在交流中复盘收获,让研学的意义,在反思与分享里深化。带着实践成果返程,青春的行囊里,装满传承的力量。


17:00,校园迎来同学们的身影。此次研学,是天津市西青道中学“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场。从科技探索到传统技艺,从舌尖文化到自然生态,同学们以青春之姿,解码传统文化基因,让“匠艺传承”不再是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成长养分。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行走的思政课”,让更多传统文化、实践智慧,成为青春成长的“精神沃土”,培育懂传承、有担当、善实践的新时代少年,让“匠艺铸魂,文化传承”的火种,在青春接力中,燃出更亮的光!



撰稿人:叶玉艾
排版编辑:高应昕
分管领导审核:潘晓晶
主要领导审核:马保军 吴靖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