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西青道中学积极顺应时代变革,于1月14日成功举办了“劝学堂”校本研修第二场活动。本次研修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网络研修课
活动伊始,在主持人陈维俊主任热情洋溢的开场词后,老师们一同进入了本次研修的第一个环节——网络研修课《项目式学习》。这门网络研修课程,为老师们深入剖析了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实施方法和实践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对项目式学习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为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例展示和专家点评
随后,活动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吴雅鑫老师对融合课获奖课例《沂蒙山小调》进行了展示。吴老师凭借这一融合课例,在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学术活动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国家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展示过程中,吴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课堂互动以及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眼前一亮,深刻感受到了融合教学的魅力和无限可能。她巧妙地将多种教学手段融合,打造出了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的课堂,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教学范例。
课例展示结束后,进入了专家点评环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书记、主任杜永刚同志受邀为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杜主任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对各类教学模式和方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细致入微、高屋建瓴的点评,对每一位老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大家能够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这堂课,从中汲取更多的教学智慧。老师们纷纷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这些宝贵的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专家讲座
接着,杜主任为老师们带来一场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的精彩讲座,为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注入对未来教学模式的全新思考。杜主任抓住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资源短缺的“痛点”,结合具体实例为老师们展示人工智能的多种创新可能性,其内容讲解深入浅出,极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老师们在短时间内便掌握了使用方法。
本次讲座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创新、实现因材施教的得力助手。通过掌握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能够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个性化指导中。在教育理念上,教师们理解到要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以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网络研修课的学习、吴雅鑫老师融合课获奖课例的展示以及杜主任的精彩点评和讲座,老师们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新的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事业,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西青道中学的老师们将以本次研修为契机,把所学所思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努力实现融合创新,推动自身专业成长,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校本研修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是西青道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西青道中学将在融合创新的教育征程中不断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新篇章!
—END —
供稿人:教科室
核稿人:谢斯 陈维俊
分管领导审核:潘晓晶
主要领导审核:马保军 吴靖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