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人们感到最放松的地方,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都喜欢以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去和对方沟通,似乎不需要什么技巧。但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当我们在各种情境下以不同的状态去和家人沟通,是不是结果也有可能不同呢?
关于沟通有心理学家提出沟通分析理论,沟通分析理论的目的是协助人们了解他们与别人互助的本质,帮助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自尊、成熟的人际关系。那么,它能带给我们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的启示有哪些,让我们跟随心理老师的脚步来探索一下吧!
认识自我状态
该理论提出,每个人在沟通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简称PAC模型。
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指我们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父母自我状态又分为: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和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当一个人处于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时,他会“好为人师”,经常教育、批评身边的人,试图想要控制身边的人。而当一个人处于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时,他又会表现得温暖、体贴、有亲和力,就像妈妈一样温柔体贴地对待身边的人。
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是人们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理性而合理地,基于事实来思考和行动。当我们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我们会更加理性、冷静、自律、更加善于权衡利弊。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更健全而成熟的自我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的能力会比较强大。
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比如愤怒、伤心、快乐、恐惧。我们也会有几种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比如冲动、天真、贪玩、做事不考虑后果等等。而当我们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就会像个孩子一样。比如,我们会因为别人批评我们而气愤,会因为工作不顺心而对身边的人发脾气。再比如,我们有时候也会像儿童一样,不经思考,顺从他人的意见。
联系到我们在和别人沟通时的状态,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所表现的状态可能不是绝对的,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人和对象,或者处于不同的情境时状态可能是不同的或者说是可以转换的。
觉察自我状态
在了解了三种自我状态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在生活中保持清醒,时刻了解自己的身处于何种自我状态。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情景对话:
第一回合
孩子:“妈妈,我的漫画书不见了,您知道它在哪里吗?”
妈妈:“应该在你书桌附近吧,你再找找看。”
第二回合
过了两分钟……
孩子:“妈妈,我还是找不到。”
妈妈:“总是把东西乱放,说了很多次你都不改,自己找,别来烦我。”
第三回合
过了五分钟……
孩子:“妈妈,会不会是谁把它收起来了?”
妈妈:“你看,你总是看这些耽误学习的书,现在,立刻马上把你的作业写完,写不好以后就不要再看漫画了。”
在第一回合中妈妈的沟通状态是成人自我状态,就事论事,理智冷静的和孩子对话。在第二回合中妈妈的沟通状态是儿童自我状态,直接的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愤怒的情绪。在第三回合中妈妈的沟通状态是父母自我状态,而且是控制型父母状态,批评的控制的要求对方。
上述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就是因为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剑拔弩张,而孩子也是在这样互动的经历中逐渐失去和父母沟通的欲望。如果情景中的妈妈能及时察觉自我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换成更适宜的状态来应对,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心理老师的建议
正确利用父母状态中的优势方面
当孩子失意、沮丧、需要帮助时,营养型父母状态中包容、鼓励、关爱的方面就可以起到作用了,相反,如果这时呈现控制型的父母状态,会让孩子的心理处境变得雪上加霜。
让成人状态——成人状态成为一种常态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出现强烈的成人感,会更加渴望父母能够把自己像成人一样对待,理性、平等的沟通方式会帮助促进亲子关系。
灵活运用交流模式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搭配各种状态。如果说一个人永远不显示控制型父母状态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并且调整成在当下情境下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模式,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三种自我状态会因不同的情境、面对不同对象而进行切换,在面对同事、朋友、爱人、孩子时也会是不同的自我状态来主导的,沟通中及时的觉察自己的自我状态,以一种更加清醒的、从容的状态去面对自己,面对生命中那些重要他人,将会达到开放、平等、自由的沟通,也会达成一个更加整合、成熟的人格状态。
供稿人:谢斯
排版编辑:谢斯
核稿人:王曦
分管领导审核:潘晓晶
主要领导审核:魏艾 马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