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转眼间,暑假已经过去一半,家长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安排日常活动,假日漫漫,又怎么避免得了和孩子有任何摩擦?其实我们可以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假期。

第一,情绪虽猛,管理有道
作为家长难免会在生活中产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可能来源于日常中小的冲突的积累、日常养育和家务的烦恼以及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等等。
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明明前一秒还好好的,因为孩子的一些举动,耐心教育无果之后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然后便情绪爆发,但是大多数当父母情绪失控时候的说教效果其实都微乎其微。所以作为家长,要想和孩子有良性的沟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受孩子欢迎的父母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我们要知道每一次的情绪袭来,无论是愤怒的、难过的、悲伤的、失望的、很可能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压力。更多的是自己内在的情绪无处安放,对不能保全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的一种焦虑,对自己不能成为社会上定义的“好父母”的焦虑。

那我们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1.暂停法。暂时离开使我们产生情绪的刺激,可以先去厨房喝一点水再回来,给自己平复情绪的时间。
2.“我信息”的使用。比如看到孩子乱放自己的物品时,你可以说:“看到你把东西随意丢放,我感到有些生气,因为我刚刚把家里收拾干净。”通过陈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去指责孩子你怎么又乱放东西。
3.专注于当下的事件,而非过去或未来。要少对孩子说:“你以前总是怎么怎么样”,或者“你现在这个样子,将来怎么办?”这种指责对问题解决是没有作用的,而且会让自己的情绪更为消极,我们应该更多地聚焦于问题解决。
4.避免体罚或威胁。这是一种破坏亲子关系且从长远看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5.重新建立好的情绪。出现冲突后以平静的态度来讨论事情,最后以相互道歉的方式来结束争吵,以拥抱来和解。

第二,亲子沟通,技术加持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教育中有一个“南风效应”,说的是凛冽的北风和温暖的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同一目标,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北风由于方法简单粗暴只会让行人更加裹紧大衣,而南风温暖和煦反而达到了目的。跟孩子说话同样也是一个技术活,我们经常会告诉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们以为自己的经验可以让孩子少走一点弯路,少受一点苦,却不知道,如果无法理解他们的感受,会让他们走更多弯路,吃更多的苦。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沟通?从字面上看呢,沟就是渠道的意思,通就是通畅,那么沟通就意味着,沟通双方的渠道是通畅的,也就是说双方是可以连接的,因而当我们用命令,威胁,讽刺,贬低等方式对待孩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并不是在与孩子沟通,只是在传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方式不是真正的沟通,结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那么有效沟通的秘诀是什么呢?

首先,在沟通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7/38/55原则,意思是语言起到的沟通效果只占7%,其余93%都是非语言沟通的效果,其中,语音和语调占了沟通效果的38%,剩下55%的沟通效果,则由肢体动作来决定。举个例子,晚上您的孩子坐在餐桌前准备吃晚饭了,您摆好碗筷之后,站在他面前,皱着眉,用手指着他说:“作业完成了吗?”,和您坐在孩子身边一边夹菜一边关心的,温和的问:“作业写完了吗?”,这两种沟通,给孩子带来的心理感受会一样吗?效果更是大相径庭。其实我在和很多孩子交流时都了解到他们对于如何和父母沟通有很大的困惑,我告诉他们一定要心平气和地说,但是还会有孩子说,不管怎么说都不会得到温和的反馈。所以,沟通这种双向的事情一定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改变才会有效果。
其次,要多使用正向语言,我们的大脑对正向语言的接受效果非常好,对带有不字的反向命令接收效果很差,比如现在请您闭上眼睛,不要去想象一只猴子,不要去想象一只正在爬树的猴子,请问您的头脑中刚才是不是出现了一只爬树的猴子?可是我明明是不让您去想啊,大家能够感受到这种表达的结果了吧。当您认为很晚了,孩子不能再玩了,如果您一直对孩子说不要再玩了,几乎是无效的,而你看到孩子没有执行后会越发生气。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问:宝贝儿是现在去洗澡还是再过两分钟?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给他正向的信息,而且最好要给他选择,不然就成了命令。
最后,在相处的过程中还可以适时地示弱,激发孩子的保护欲。在大多数人的普遍认知当中,家长似乎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他们象征着权威力量,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总习惯于采用强权思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强大震慑,其实,适当的示弱也许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当我们以另一种姿态仰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被冠以希望和期待,他们就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更大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第三,亲子互动,爱是良方
多给自己和孩子创造亲子互动的机会。我们可以在假期确立一些家庭成员共处的时间,将闲暇时间用在给大家满足感的活动上,比如一起出游、一起看电影、进行家庭合影、举行家庭朗诵会等仪式性活动,等等。尝试四个“每天至少一次”:至少一次完全没有手机干扰的对话;至少一次轮流讲笑话一起疯狂傻笑;至少一次肢体接触——拥抱或游戏;至少一次表达“和你在一起很快乐”。

不论是什么样的互动方式,爱才是提升亲子关系的秘方。因为有爱,我们才会舍得在他身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让孩子感受到他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我们才会主动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让孩子知道我们可以看见他的努力;我们才会不吝赞美,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身上也有一座宝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话:“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是渴望受到赞赏”。在假期共处的时光里,不妨多用赞赏的眼光鼓励孩子,用温暖的爱心陪伴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您会发现,为人父母也是一种成就。
天津阳光心理热线:4001060525(24小时)
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022-88188858(24小时)
天津市阳光家庭热线:4000716515(周六、周日9: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