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成长不烦恼
——科学应对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跨入青春期的大门,意味着孩子开始步入人生美丽的春天。青春期听上去充满朝气与活力,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简直就是一道令人头疼的紧箍咒。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多变,无法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性格变得暴躁,很容易生气和发脾气。原来的“小绵羊”现在变成了处处和父母对着干的“炸药包”,父母和孩子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本专题我们会带领您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拆掉隔阂的“墙”,与青春期的孩子用心联结,成为“盟友”。让我们在孩子青春期这场修行磨炼中,获得暖情滋养,赋能爱的重生,就像享受生命的春天一样,让孩子的成长更有力量。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试翼待飞的雏燕,有几许期待、几许胆怯;像挂满露珠的花蕾,有几许清纯、几许羞涩;青春期的孩子更像娇嫩的玫瑰,有几许美丽,更带几许锐刺。花开有声,成长有径。家长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助力孩子成人成才。
(一)接纳孩子叛逆,用尊重包容构筑家庭教育新支点
进入青春期,孩子渴望寻求一种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新的社会角色。他们对一切不愿顺从,开始时不时地顶撞父母。孩子出现叛逆是一种正常的青春期现象,家长应正面接纳孩子心灵成长的“阵痛”,予以理解、包容。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敏感刚烈,家长简单粗暴、带有强制命令的教养方式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对抗。家长必须理性转变自已的观念和行为。
①请把高低式,即父母高位、孩子低位,父母强势、孩子弱势的教育模式切换为良师益友、平等尊重的教育模式。
②解决问题不能以暴制暴,需要以柔克刚。孩子叛逆犯错,家长一定要做自己情绪的掌控者,及时按下冲动“暂停键”。有事多商量,出事少指责;尊重包容放首位,遇到困难肯相助。竭力与孩子产生共鸣,构筑家庭教育新支点。

(二)提升教育“爱商”,反思共情赋能亲子相伴成长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父母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和需求,竭力提升教育“爱商”。要善于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考虑问题,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赞美、多鼓励,不唯分数论,孩子会更加积极自信。
当孩子叛逆顶撞的时候,要理解体谅孩子的现实处境及情绪压力,感受孩子的困惑与烦恼,与孩子共情(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词语,这里指家长理解和体验孩子内心感受的能力)。家长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孩子的态度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近期是否出现对孩子不尊重的行为;是否因为工作太忙、压力太大而疏忽陪伴孩子或对孩子的态度暴躁冲动;等等。
青春期的孩子,或许莽撞、或许偏执。父母先学会后退,把“下命令”变成“提建议”;会共情,与孩子形成心理上的同盟。孩子便更容易敬开心靡、诉说心声、走近并理解父母。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克服冲动,直面挫折的勇气和力量。把青春期孩子的危险期变成机遇期,把爆发期变成创造期,与孩子一起共情,相伴成长!

(三)尝试多样方法,因势利导做孩子的人生领航员
优秀的父母,不应做孩子生活的保姆,应该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为孩子领航,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1)书信交流。和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谈话沟通,还可以采取书信交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孩子,使交流更加融洽。
(2)签订“亲子保密协议”。家长偷听孩子打电话的内容、偷看孩子日记等行为是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的首要“杀手”。和孩子签订一份“亲子保密协议”,写下什么事情是父母可以知晓的,哪些属于孩子的隐私,然后双方做出相应的约定,会提高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
(3)利用亲子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可以经常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带孩子去旅游、参观;陪孩子看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孩子大胆进行自我探索,帮助孩子确定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完成个人成长,助力孩子慢慢走出青春期的冲动迷茫。

家长的每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以是青春期孩子的“加油站”。让我们共同做家庭关系的赋能者,而不是负能者;对孩子产生影响力,而不是干扰力;做孩子人生的灯塔,而不是乌云。祝愿每一个孩子的青春期都能得到家长最好的支持与滋养赋能。
